新闻资讯 分类
开博体育2020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

  开博体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媒体的朋友们,还有来自于上市公司各家机构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在疫情还没有被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来到这里,参加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

  2020年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是资本市场30年,也是注册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一年,可以说注册制给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思考和讨论。

  在双循环整个大的经济格局下,在注册制全面推进的前提下,中国资本市场在30年的节点,在未来的30年,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我想今天证券日报社借助证券日报2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机,邀请了各位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为资本市场未来的30年,描绘出一个更好的前景。

  今天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原中国银监会主席,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郑庆东,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中证金融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望军,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永春,中证中小投资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刘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深圳交易所新闻办公室(陆生)主任,万国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先生,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本次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同志。

  另外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包括新浪和腾讯等30多家的媒体,一起来支持本次活动,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到场的在任,包括对资本市场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者比较多,所以我想用同志的称呼比较亲切,也比较准确。

  下面进入本次论坛的第一个环节,有请主办方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同志,发表欢迎辞。大家掌声有请。

  陈剑夫:2020年已接近尾声,新的征程即将开始。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顾2020年的不平凡和深刻印象,回顾资本市场30年的风雨历程,相信大家都很有感慨。

  2020年也是我们证券日报社成立20周年,迎接新世纪第一缕阳光起步,证券日报从一张纸,到目前逐步搭建成报、网、微、端、视全媒体平台。

  证券日报只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一滴露珠,但同样折射了时代的光辉,见证了资本市场的探索、改革、创新和沧桑巨变。作为资本市场的一分子,我们一直怀着与资本市场同呼吸、共命运的心愿,传递信息、连通上下,发现价值,分享经验,与市场共同成长。

  我还清晰记得主席当年对证券市场“新型加转轨”的定位,以及任上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划时代的任务,这一基础性的制度改革,也启动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资本市场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凝结着各类市场主体,一代代人接力奋斗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资本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必将担当重任。在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资产定价、风险释放等功能,以更大力度助力新发展格局上,也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这也是我们将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双循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的初衷。

  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和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经验总结和内在要求。全面实行股权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资本市场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供给,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为此,本次论坛也预备了市场关注的丰富的议题。上午是总论坛,下午还有首席经济学家和产业论坛的讨论,期待业内人士的重价和学者,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畅所欲言,碰撞智慧,相互启迪,在寒冷中相互温暖,在变局中找到航向。

  我和大家一样深信,在“双循环”格局下,资本市场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引导和前瞻性布局,会激发创新要素活力,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也同时给市场和投资者更多的方向感和确定感。

  旌旗猎猎,鼓点催征,我们已经感受到历史前行的澎湃动力。

  最后,再次向莅临论坛的主席和各位领导、金融界、企业界、新闻界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一起为资本市场更加成熟和繁荣呐喊助威。

  主持人:谢谢陈剑夫社长,这几年证券日报在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的报道中,获得了监管部门的多次好评,也拿到了新闻界的许多大奖,包括各种一等奖,传递了很多资本市场的好声音,我们再给证券日报20周年鼓掌,祝贺。

  证券日报社的发展,上级单位经济日报社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也给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开博体育,接下来掌声有请经济日报社社长郑庆东同志致辞。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就“双循环下的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我觉得很有意义。希望来自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学术机构的朋友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助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首先,我代表经济日报社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朋友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祝愿大家在这不同寻常的年份里破浪前行,收获满满!

  再过20天,2020年就要与我们挥手告别。回首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一起遭遇了历史性大考。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前不久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壮丽蓝图,14亿中国人民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

  再过一周,我们将迎来新中国资本市场创立30周年纪念日。回首这三十年,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市场,承担着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职责,风雨兼程,迅猛发展。三十而立正当年,收拾行装再出发。中国资本市场要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生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十四五”,放眼全世界,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国际形势,前路充满风险挑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在这个新发展阶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关键还在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必须高度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我认为,既要与我国的经济总量、结构优化和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更要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开放的市场机制相匹配。

  第一,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和服务居民理财的功能亟需进一步提升。据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年潜在增长率有望保持在4%到5%左右,2024年底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可达到14000美元,到202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能够超过5.6亿人。应当看到,经济总量扩张意味着各类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显著增加。资本市场作为融资效率高、包容性强、定价机制优的平台,可以为各类企业融资、并购提供更加市场化的服务。为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要,资本市场应当在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也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保护。

  第二,资本市场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优化升级进程中面临更多机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就要求资本市场在制度创新、增强适应性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要以注册制改革为统领,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功能,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更好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在参与区域协调、开拓国际市场、畅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是可以积极作为的。越是在逆全球化思维和单边主义抬头的当下,大型上市公司越是可以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寻找机会,力求突破。证券期货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实体企业服务,也将在创新驱动中得到锤炼,不断创新业务,延伸创造利润的链条。

  第三,资本市场要尽快建成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开博体育,担当起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枢纽作用。“十四五”时期,从国家全局来讲,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资本市场制度也应当更趋成熟和定型,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的枢纽作用。现在看来,还应当进一步健全市场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做优做强的制度安排,大幅度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制度水平,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有温度的、高效的监管体系。

  朋友们,2021年正在大步向我们走来,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继续奏响“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时代主旋律。经济日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作为中央党报经济大报,我们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关系十分密切。经济日报社旗下的证券日报,就是伴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我们愿同上市公司及企业界交朋友,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众多的上市公司摇旗呐喊,助力加油!

  主持人:感谢庆东社长。提到经济日报,我想我们都知道经济日报是中国在经济领域资格最老的一份报纸,同时也是在解读国家经济政策方面最权威的一份报纸,它的这种改革和市场化的特点也非常明显,我们至少知道两个子刊,一个是这几年风风火火的证券日报,还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这两个子刊办得非常好。谢谢社长。

  我想在资本市场30年的过程中,有人把它总结了三个丰碑,说资本市场的建立是第一座丰碑,股权分置改革是第二座丰碑,注册制是第三座丰碑,在这三个丰碑里面,有一个是难度最大的,因为要平衡各种利益,有重大的阻力,那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接下来有请主席发表致辞。

  :非常高兴参加证券日报社举办的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今年是资本市场30周年,还是证券日报创办20周年。过去20年,证券日报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变迁,首先请允许我对证券日报创办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也借此机会,对长期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包括证券日报在内的广大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态度,及时传递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的政策精神,反映市场意见和建议,宣传和报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推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言献策,围绕市场和投资者关心、关切的问题,深度追踪报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前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一些财经媒体关于资本市场的会议和访谈的一些要求,由于工作和时间安排的原因,有一些活动没有办法参加,也没有安排面对面的访谈交流,十分抱歉。我很认真的看了大家发来的采访提纲,这一段时间也结合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身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写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其中有一些相似的问题,我也准备了统一的答复,近期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几家媒体。因为和媒体一直还是保持着非常良好的互动,这也算是我对媒体的回应。

  资本市场30年来的发展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由无数市场开拓者、建设者、参与者,共同奋斗取得的结果。也离不开关心资本市场发展,热心建言献策,积极贡献智慧力量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

  借这个机会,我重点就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一方面,经济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需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变化,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国内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同时,我们也看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恢复走在全球前列。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经济发展的目标。

  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历史交汇期,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枢纽作用,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本形成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但是在资本形成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形成了我国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比较低的这样一种融资结构,与银行间接融资相比,发行股票和通过发行债权融资,更有助于形成长期资本,成本更低,且更有助于控制债务杠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适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畅通直接融资渠道,逐步扩大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当中的比重。二是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和健全市场基础建设,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有竞争力的直接融资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熟的市场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健康良性的资本市场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而这一方面恰恰是我们的短板。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要加强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推进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补齐信用体系制度短板,完善信息披露,失信惩戒等关键制度,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强化市场数,营造共建公平诚信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良好的市场生态,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二,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创新驱动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这就需要资本市场更好的发挥、支持创新的制度优势,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传统产业占比是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比较低。一方面,这与我国过去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新支持还有广阔的空间。新发展格局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既要提高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的占比,也要引导传统产业因借助新技术实现升级。

  一是更好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好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

  二是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并购投资基金等私募股权基金,激发风险资本的活性,壮大创新资本总量,打通金融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解决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当中的资本投入问题。

  三是进一步优化完善上市公司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筛选机制。更加注重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评估预测,发挥证券市场估值在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创新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第三,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在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监管的前提下,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让资本在市场上顺畅流通,在不同单位间的转移配置。一是通过持续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机制安排,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淘汰低效供给,出清落后产能。让更多拥有核心技术,具备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先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脱颖而出,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以注册制为抓手,放松和取消不适当发展需要的管制,压实各方责任,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提升市场活跃度,有效发挥市场的定价机制。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退市机制,畅通退出渠道,倒逼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型升级和制度变革。

  四是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安排,让估值相对合理,具备内生盈利增长动力的优质企业,成为价值投资的标的,让市场学会主动规避风险,使交易行为更加理性。

  第四,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效益,资本市场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财富效益的。目前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盈利来源,主要还是通过买卖差价获得,这实际上是一个零和游戏,由于信息不透明,地位不平等,专业投资能力不足,散户常常过度承担风险,被造假公司、不良大股东和庄家等财富收割的工具,高位套现,进而导致市场信息不足和短期投机炒作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危害巨大。

  另一方面让风险不匹配的投资者去冒风险,也是危险的,比如说期货和期权市场,本身就是零和博弈,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并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参与。

  在市场上上市公司才是整个市场增量财富的来源,一是通过市场和行政力量,要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分红,为投资者创造财富,使投资者真正成为投资者。二是优化投资者结构,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持续较高的水平,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当中20%左右是金融资产,很大一部分是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未来,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应当大力发展合格机构投资者,更好的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帮助普通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不同的金融市场进行资产配置。

  三是发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作用,支持保险、养老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个类中长期资金积极配置资本市场,为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提供增值渠道。

  第五,要更好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吸引力。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一是坚定的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发,构建系统性、制度化的开放格局和透明、规范、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依托国内庞大消费市场,通过开放,增强市场吸引力,引入更多和各种长期资本参与我国资本市场,增加有效资本供给。

  三是支持外资机构依法合规展业,目前金融领域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基本清零。金融领域外资的负面清单已经基本清零,市场上已经有外资券商在积极准备,从外资参股到外资控股,再到投资。接下来要在国民待遇的框架下,实现各类机构的良性竞争。

  四是提升中资机构海外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支持中资券商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拓展海外市场。

  主持人:接下来就进入到主题演讲阶段,首先要请到的这位嘉宾,我简单提示两句,大家都会记得,他是从技术员出身,到央企掌门人,4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被大家称为是双料国企的董事长。他带了两家央企金融世界500强,同时他是中国的企业家,又被称为中国企业思想家,有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做主题演讲。

  宋志平:首先,我代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祝贺证券日报创刊20周年,也代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代表上市公司的群体,感谢证券日报这么多年对上市公司群体和上市公司协会的大力支持。

  今年是资本市场创立30周年,今天的论坛也是共同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我觉得这个主题选的非常好。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研究“十四五”规划里,对于资本市场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最近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这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今天想结合这些,与大家进行交流,我想跟大家说三段话。

  第一段话,我想回顾一下上市公司这30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大家知道资本市场是从1990年12月沪深交易所正式成立,从这个时候算起,到现在整整30年。这30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截止到现在已经有4100家上市公司,实际上是4117家上市公司,每天都在增加。总市值也能够进入80万亿元,超过了GDP的70%。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市值规模第二大的股票市场,这些上市公司覆盖了全国90个行业大类。

  从这30年里面,募集的资金金额近16万亿元,这些年累计分红了8.36万亿元,尤其近两年,每年的分红都超过了万亿,去年的分红是1.36万亿,占到整个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5%。上市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的总和,突破了中国GDP的50%,这个数字也是非常亮眼的。目前,上市公司超过千亿级市值上市公司有125家,两年以前千亿级的上市公司只有60家。所以这两年里,上市公司千亿上市公司翻了一番多,这些数字确确实实让我们很受鼓舞。因为从实践来讲,就是30年而已,这30年从最初没有上市公司,还不懂上市公司,到现在有这样一个成绩,确确实实值得庆贺,也来之不易。

  除了这些亮丽的数字之外,我觉得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对我们的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个是促进国企的改革,97年我带着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06年带着中国建材到香港上市,09年带着中国国药在香港上市。13年财富大会在成都召开的时候,当时在论坛上,我接受(罗奇),他是耶鲁大学的资深教授,原来是摩根史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他说我想问问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能有这么好的成绩,是不是和你们20多年国企上市这件事情有关?我说你的问题就是答案,中国的国有企业不是西方人理解的那种国有企业,也不是计划经济以前的国有企业,我们的国有企业是市场改革了的国有企业,是上市化的国有企业。国企央企70%的资产在资本市场,没有上市,在竞争领域很多国有企业今天可能都不存在了。

  第二,上市公司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看到民营企业迅猛的发展,但仔细的看,会发现民营企业里面这些领头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都是在上市中募集的资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有了资本市场支持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才有今天。

  第三,资本市场支持了科创事业、科技创新。今年新上市的公司有342家,募集的资金是4280亿,科创板有130家,募集的资金2022亿,占了整个今年募集资金的一半,都用于支持了科创板和科创企业。今天我们在大力的进行创新,但是创新的杠杆是资本,这是熊彼特1912年说的,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讲到资本是勇于创新的杠杆。我们需要资金,不光需要资金,最重要的是需要资本。

  第四,资本市场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的治理水平。30年前,那个时谈公司治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上市使得我们对公司治理十分清晰了,而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带动了我们全体企业的治理水平,带动了我们的发展。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来看,公司治理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的公司治理的提高,完善提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个体制建设,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功不可没的。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证监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这一方面,我们都取得了有效的提升和一些进展。

  第一,市场化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大家知道科创板是去年正式实施科创板注册制,这其实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创业板今年注册制落地,现在提出要稳步的在市场上全面推行这个注册制,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里面提出这是“十四五”里面的一个战略任务,就是要全面推行注册制,注册制是整个目前资本市场的“牛鼻子”。所以这些市场化的改革,力度在加强。中央提出来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不干预就是市场化的改革。

  第二,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18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出台,今年3月,新的证券法又出台了,现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又出台,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6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零容忍有了依据开博体育。

  大家都喜欢市场化,都喜欢注册制,但是市场化、注册制,是要和法治化和规则连在一起,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规则,那么这个市场化也是做不下去的。以前我学过这些市场化规则的专业课程,英国人讲自由,是在法治下、规则下的自由,法国人讲的自由是浪漫的自由。我们的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我们是建立在规则下的市场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是在法治化下的市场化,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第三,在国际化方面,行业开放力度在进一步的加大,一方面像沪港通、深港通和沪伦通的开通。另外A股公司纳入了明晟指数和富时罗素指数,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国际上的资金也积极踊跃投资中国的A股公司,打通了渠道。所以我觉得这些,不光是亮丽的数字,实际上在整个资本市场里面,齐头并进,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第二段话,我就想跟大家讲为什么我们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什么把这个问题看得这么重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需要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八大以来,习、党中央特别重视资本市场,也特别重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习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给我们的指示,也就是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要求。

  第二点是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要求,我们现在有30年的历史,我们老讲三十而立,从最初我们比较幼稚,现在我们比较成熟,我们自身也应该是一个成熟上市公司群体,应该按照这样一个水准要求自己,不能再犯这些初始的,这些小儿科的错误,也就是说我们长大了,所以这个时候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的质量,你是成人大人了,大家要按大人来看待你,这是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我们的要求。

  第三点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要求,大家看到上市公司确确实实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我们确确实实有许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刚才我讲千亿市值就有124家,那只是A股,如果加上大陆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加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千亿级的上市公司实际上有205家,我们的成绩确确实实很好,也很优秀,但是我们确实也有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比如说公司的治理水平偏低,这也是我们比较关心的一件事情。

  最近我参加了南开大学的一个公司指数会议,南开大学从03年就开始公布上市公司的公司指数,到现在连续18年公布这个指数,我听了一下,03年的时候,它的公司治理指数是49.62分。今年它的公司指数是63.49分,提高了13.87分,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是18年来的提高。我问他们到底怎么公司指数到底算好,他说80分,那么63.49分这是刚刚及格,他说可以这么说,按照六个维度给公司打分,我觉得有一定的参照性,一方面这些治理水平这些年在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总的来看,我们治理水平还有差距,我们是63.49分,不见得说这个分就那么客观,但是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今天治理水平的问题。

  那在治理里面,哪一个分数最影响大,他说信息披露。也就是在六个维度里面,信息披露这里面的分数是最低的,这恰恰和今天上市公司的现实是吻合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在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这一方面亟待提高。同时,上市公司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仔细去看,因为这些出问题的公司不少是偏离了主业,盲目扩张。这又是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上完市,有了钱,什么都搞,还乱搞。那是投资者的钱,怎么能乱搞呢?要非常谨慎,还是要做好的主业,所以在这一方面,也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还有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不能够迅速的转型升级。我刚才讲我们有千亿级的上市公司120多家,但是你去看低市值公司还是不少的,良莠不齐。现在不超过一百亿的上市公司,我们有2800家,也就是说在4100家上市公司里面,有2800家公司的市值不超过100亿,总体市值还是偏低的。在2800家里面还有很低市值的公司。一些企业的效益也非常低,甚至也有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我们上市公司自己的问题,应该看到我们自身也需要亟待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去年5月份,正好是我来做这个上市公司会长,会员大会上易会满主席提出了四大敬畏,四条底线,根据他提来的这些要求,我们也在上市公司协会也给大家提出要知敬畏,守底线,尽责任的这些要求。易主席提的这四大敬畏,就是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这四条底线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不做幕后交易,不炒作股票,不损害公司的利益。其中四条底线是红线,不能触犯,触犯了以后就会触犯刑律。

  所以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就是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多名董监高的人员,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在线上培训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上万名,学习证券法,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文件,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这是我们所做的工作。为什么我们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就是因为这些基本的要求,我想这是我的第二段话。

  第三段话,就是做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这里面第一点还是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学什么呢?就认真的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怎么做好我们资本市场,怎么做好上市公司,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学习新的证券法,学习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这个重要的文件。这个学习不是光董秘学,关键是董事长、董监高这些关键少数要认真的学,尤其是董事长,上市公司董事长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你得认真的学习。我到有一个上市公司去,我就先问他这个,我说新的证券法学的吗,国务院十四号文学了吗?他告诉我,把董秘叫来,我说你别叫了,首先你自己要学,董秘当然要学,但是这首先是我们做上市公司,尽主体责任的,我们这些第一责任人,我们要学习。如果你不学习,你不懂得这个东西,你说你做一个上市公司,那多危险呢?证券法是写给上市公司的,写给上市公司主要的负责人的,所以我觉得学习提高特别的重要。

  第二点,要认真研究怎么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最近我也做了不少的调研,我刚刚从厦门回来,参加金砖国家会议,我在这个会议期间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厦门58家上市公司做了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讲座,另一件事,我去调查了两家上市公司,一个是(易联)网络,是做会议视频和音频的终端设备的这么一家公司,现在600多亿市值,是厦门58家上市公司最高的市值,做得就很好,抓了两边,一边是研发、设计,一边是品牌渠道和市场,就是微笑曲线的两端。中间的制造业都是外包出去的,它是这样一种结构。它的产品现在代替了思科,覆盖了欧美市场,都在用他的产品。我觉得这个公司就做得很好,他的核心专长,核心市场,发挥得都非常好。

  我这一次也去调研了紫金矿业,是过去县办的国企上市的企业,而且它的市值有2500亿,关键是紫金矿业实行了全球的,跨国性的布局。我了解了一下,你成了跨国公司了,董事长也很有想法,我在那里都和这两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深谈,我们要想做好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我们还得深入研究这些上市公司,哪些上市公司他们的质量好,为什么好?抓两头,带中间,我们得抓住两头,带中间。两头最重要的一头就是榜样、标杆,要对标优化,来提高上市公司总体的质量。

  第三段话,我们还是要立足于提高自己上市公司的质量,我们要做优等生,这个该怎么办?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来讲,这九个字我们要记住,知敬畏,守底线,尽责任,我们要记住这几句话。

  另一点,我们从国务院的14号文,就是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里面,这个质量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虽然是六部分,十七条,但是你看到的核心是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提高治理水平,第二个是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刚才我讲的绝大部分都是讲的治理水平怎么提高,但是这文件里面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也写到文件里面,作为重要的力量。也就是说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必须做优做强上市公司,那么怎么做优做强上市公司,我觉得有四点特别重要。

  第一,要突出主业,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得有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和核心客户,所以我们要把突出主业作为我们做优做强的第一条。你看出了问题的上市公司,违规违法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经营管理上出了问题,所以我觉得经营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突出主业,这是给大家提出的要求。上市公司都要做好自己的主业,不要盲目扩张。

  第二,要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专长,企业要把创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但是创新我们要提倡高质量的创新,提高高水平的创新,提倡有效的创新和有目的的创新。我们要防止盲目的创新,因为创新有风险,所以你体会发现一些出了问题的上市公司,也有是盲目创新倒下的。德鲁克讲的,有目的的创新可以是创新的风险减少90%,企业的约束比较大,所以我们要进行有目的,有效率的创新。

  第三,优化我们的管理模式,任何企业的管理都非常重要,质量和成本都要做好。

  第四,我们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30年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资本市场,股市,短期是看市场,长期还是企业的效益,企业的效益是上市公司最核心的。现在大家对下一步的资本市场,大家都有很多的期盼,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是觉得“十四五”期间,我们的资本市场会进入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有四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双循环新格局,为上市展示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视野和市场舞台。第二,中央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把全面实行股票发行,股票注册制。再就是建立长化的退市机制,第三,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把这三条作为“十四五”资本市场的一个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作为上市公司大家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经有了共识,而且开始迈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步伐,要经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整体上市公司的质量有一个质的提高,这是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第四,从投资者生态来看,尚主席也讲到了,我们要加大机构投资者家属,现在有1.7亿个股东户,但是线万户,所以下一步还要扩大机构投资的规模。同时,我们积极引入中长线的资本入市,同时引导中小投资者进入到机构投资者里面来,积极保护和引导中小股东树立良好的投资概念。我们的投资生态也越来越成熟。

  最后一点实际上是发挥合力,新一轮媒体就至关重要。老讲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所以我在这也希望包括证券日报在内的媒体,积极正面的来宣传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工作,我们的进步和我们的贡献,共同来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主持人:谢谢宋会长,您多次提到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这里面最难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宋志平: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提高认识,提高这些关键少数,尤其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主要责任人,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认识的水平,这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谢谢宋会长。宋会长大家为什么称为中国企业家,又是中国企业思想家,既有在一线管理的经验,同时勤奋思考,为中国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实是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接下来要演讲的是中证金融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望军,中证金融研究院是证监会的智库,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他有哪些展望,有请张院长。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借此机会,向证券日报社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双循环下的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这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面,我想主要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角度,就如何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谈三点个人看法:

  从历史上看,资本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上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索洛明确提出“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概念。在近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的特征明显。通过发挥资本市场对创新要素的引领、带动、定价、激励及风险缓释等方面的作用,可以为创新资本形成提供全面、系统的投融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为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企业赋能。科技创新具有结果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等特征,在融资过程中存在更加突出的委托代理矛盾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予以足够风险补偿,才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创新资本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为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在内的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在初创期,种子基金、风险资本和创投资本,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分散风险,帮助经营高度不确定性的企业跨越技术原型到产品商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在成长期,随着企业收入、现金流逐渐趋于稳定,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不仅需要多轮私募股权投资以及上市、挂牌等融资服务,也相应需要与资本市场相配套的战略规划、公司治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等融智服务。在成熟期,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和研发,保持市场竞争力,需要更为丰富灵活的融资工具,并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做优。

  另一方面,在引导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资本市场有独特优势。资本最直接的存在方式就是组织各种生产要素,连接彼此的生产功能,在引导要素协同集聚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资本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资本要素向科技领域转移,并引领和推动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向核心技术环节、关键领域协同集聚,提高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同时,

  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往往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使用股权、期权激励等工具对企业家的创新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兴起,美国在纳斯达克等各类市场的有力支持下,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半导体行业发展为例,截至今年7月,半导体企业市值已占纳斯达克总市值的8.3%,在9100亿美元的美国风险创投资本投资规模中,约有5.1%投入到半导体产业链。资本有效引领并推动其它生产要素向半导体、信息、软件、生物等新技术领域转移和集聚,并激发了一大批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诞生了英特尔、微软、苹果、特斯拉等一批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可以说,既是这些高科技企业成就了美国资本市场,也是资本市场成就了这些企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正从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转向依靠创新引领的效率提升。充分发挥资本要素的作用,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广阔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明显提升,整体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工信部2018年有关调研数据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及存储芯片依赖进口。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21万亿元,研发强度2.23%。从上市公司看,2019年A股工业公司研发强度为2.5%,仍明显低于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努力迎头赶上。

  另一方面,现有融资结构还不能有效满足创新发展需要。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融资需求主要来源于建筑、钢铁、石化等重资产行业,这些经济主体拥有的厂房、设备易于抵押,银行信贷有天然优势,间接融资对推动资本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工业化时代,更多的融资需求是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等类型的轻资产,难以有效定价并抵押,往往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资环境,银行负债端的低风险性决定了在其资产端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经营模式,很难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近几年我国发展情况看,2008年至2019年,我国单位投资名义产出增加量由0.28下降到0.13,单位社会融资规模名义产出由0.84下降到0.39。从2008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末,宏观杠杆率由141.2%上升至270.1%。在间接融资主导的格局下,债务驱动型的经济增长特征日益明显。迫切需要优化金融结构,改善现有金融体系偏好重资产、成熟期企业的不足,加快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动力。

  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实施、新三板改革稳步推进,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加快,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和私募基金减持反向挂钩政策实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有力支持了科创类企业融资。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截至今年10月,科创板和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合计232家,IPO募资合计3301亿元;新三板精选层首批30家企业通过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达94亿元;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万家,管理基金规模15.8万亿。通过利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一批发展潜力大、技术过硬的创新创业企业脱颖而出。

  二是制度包容性明显改善。通过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实现了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的重要突破。

  三是科技企业的市场化并购重组日趋活跃。2017年至2020年10月,我国科技类企业并购案为3591起,总规模7672亿元,分别占同期资本市场市场并购数量和并购额的18.9%和11.5%。

  四是人才激励初见成效。2017年至2020年10月,A股信息技术类公司累计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461起,总规模833亿元,占同期A股总计划数和总激励数的30.3%和33.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要按照“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的体制机制安排,畅通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对接渠道,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加快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坚守科创板定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推进科创板关键制度创新。强化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促进创业板和科创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强化新三板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平台功能,发挥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投资功能,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丰富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产品供给,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二)进一步增强制度供给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构建包容、完备、适应性强的基础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协同性。结合科创类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推进融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再融资、并购重组、分拆等制度,健全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财税支持、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不断优化创新资本形成的政策环境。

  (三)更好发挥上市公司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政策导向,支持优质上市公司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和科技资源,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工具,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力和附加值,进一步发挥好企业在产学研创新链条中的带动牵引作用。

  (四)助力形成科技创新市场化激励机制。更加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人才作为支持创新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挂牌企业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相容的制度机制,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支持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主持人:谢谢张院长。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未来的规划在注册制逐渐推开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很多跟以前不一样的规则,所以刚才张院长也做了很多的展望。接下来要演讲的是有关新三板方面的话题,新三板这两年的变化也非常快,特别是合格机构投资者范围的扩大,包括精选层,包括科创板和创业板之间,可能有了一个沟通的机制和勾连机制,新三板未来的发展到底怎么样?接下来有请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永春发表演讲,看看对于新三板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论坛,多年来包括证券日报在内的各大媒体,一直秉持客观、专业、公正的立场,来报道新三板的发展历程,也伴随着新三板的成长壮大,也坚持为新三板鼓与呼,在此我谨代表全国股转公司和各位媒体朋友和市场各方,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证券日报20岁生日,表达诚挚的问候。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持续推进新三板改革创新,助力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今天主要围绕新三板市场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谈几点认识,今天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而立之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证监会的坚强领导下,去年十月启动的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顺利落地实施,改革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进一步支持新三板创新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对于构建双循环新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新三板创新发展,谈两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一,新三板不断探索实践,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内外部的多种原因!中小企业破解金融服务,尤其是直接融资服务比较难,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新三板设立之日起,我们就积极探索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路径,逐步构建了一套初具特色的制度安排。

  一是设置包容性较强的准入条件,拓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覆盖面,从世界范围看,企业基本上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新三板以挂牌公开转让企业8244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94%,民营企业占比93%,1624家尚未盈利的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

  二是促进公司治理规范和信息公开,改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微观基础,挂牌公司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了三会一程的公司治理架构,挂牌后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接受证券的督导,有效降低了投融资对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各类投资人可以通过可比信息,做出风险和价值判断。

  三是提供股份公开交易的渠道,有效降低投融资双方的谈判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退出渠道和风险管理工具。新三板从协议转让开始,逐步引入竞争性的价格形成机制,2014年我们引入了做市商制度,2018年开始实施集合竞价制度,特别是今年在精选层引入了连续竞价,促进交易价格更加公允。

  今年的改革分层降低了投资者准入门槛,引入了公募基金、QFII,进一步壮大了新三板的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截止到11月底,新三板合格投资者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60万户,这个数字是去年的7倍。八只投资新三板的公募基金完成了募集,参与了精选层的申购和二级市场的交易,通过交易机制和投资者制度的调整优化,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改革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前11个月,市场成交1145亿元,同比增长了58%,投资者敢投资,挂牌公司能融资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

  四是构建多元融资制度,适应中小企业差异化的需求。我们通过上述准入,规范治理和信息公开,定价,流动性安排,改善了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发行制度,推出了优先股,双创可转债等融资工具。今年的改革又引入了公开发行制度,满足了优质挂牌企业大规模融资的需求,今年前11个月,挂牌公司发行融资280亿元,同比增长了14%。这个同比的增长在今年疫情环境下和中小企业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取得增长,我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目前我们有37家精选层挂牌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进行了融资,合计融资是10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是2.7亿元。

  五是实施市场内部分层管理,促进成本收益更加匹配。针对挂牌公司数量众多,结构分化的特点,新三板2016年就实施了市场分层,并逐步配套了差异化……优化创新层基础层规范和培育功能的基础上,设立了精选层,进一步完善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选层公司,向沪深交易所直接转板上市的制度,进一步延长了对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服务链条。精选层引领带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今年创新层也实现了壮大,创新层的数量达到了1201家,是去年年底1.74倍。过半的精选层公司,希望借助市场实现资本发展壮大,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持续推进新三板改革创新,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全国股转公司将主动融入“十四五”时期国家整体战略规划布局,在全面评估改革成效,深入了解市场各方关切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中小企业发展的规矩,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改革探索,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有几个改革的措施,在未来将继续推出。一是进一步完善融资制度,分行业审查,提升信息披露的价值,优化问询结构,提升阅读的友好型,做好审查的沟通,提前处置疑难问题,进一步评估定向发行制度,丰富股债结合的融资品种,推出精选层的再融资制度。

  二是持续改善市场流动性,尽快推出混合交易,发挥做市商,提高交易效率的积极性,推进融资融券的制度落地,进一步丰富市场指数,加快创新产品,推动和引导各类资金入市,优化投资者结构和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便利市场交易,推动形成投融资良性形成的市场生态。

  三是优化市场服务体系,围绕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规范等主题,加快大对挂牌公司关键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规范意识,组织开展针对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专业培训,发挥区域服务激励的优势。升级投融通的平台功能,依托科技力量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投融资对接服务。

  四是强化监管,强化挂牌公司的质量,发挥中介看门人的作用,优化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制度。落实零容忍的要求,发挥监管合力和科技监管的优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投资者保护的力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资本市场是利益诉求的交汇点,良好和平稳的资本市场对改革创新至关重要,新闻媒体在宣传预期管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搭建更广泛的新闻舆论工作统一战线,为新三板引领好舆论导向,为新三板改革发展拓展外脑,为挂牌公司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服务,我们衷心希望新闻媒体和参与各方,持续关注新三板,大力支持新三板,积极参与新三板,共同推动新三板几个发展行稳致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资本市场未来的趋势,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建议,这个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和服务也是重中之重。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刘磊,看看中小投资者服务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证券日报主办的第四届新时代资本论坛。我谨代表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投服中心工作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衷心感谢。本届论坛以“‘双循环’下的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就投服中心投资者保护工作做一下介绍,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我国资本市场是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资本市场的基础和根基。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是各类市场主体的应有之义。加强投资者保护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把“大投保”理念贯穿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使投资者保护工作落地有声、落地有效。

  一是夯实投保工作有助于提升中小投资者获得感。中小投资者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既是资本市场的监管使命,也是资本市场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围绕投资者的诉求,不断完善和丰富投资者保护的举措和方式,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能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是夯实投保工作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关系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备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保护好投资者权益的基础和前提。总结投保工作的实践和创新举措,进一步建全投资者保护制度,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生态体系开博体育。

  三是夯实投保工作有助于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投融资的专业市场,既需要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又需要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作为资本市场12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投资者保护工作,有助于保障资本市场各项功能的实现和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需要完备的法制体系、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专业性投保机构的参与。作为专司投保工作的公益性机构,投服中心一直致力于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在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6年的实践探索,通过持股行权、维权诉讼、纠纷调解以及投资者教育等机制举措,积极履行投保职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投服模式”,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好评。

  截至2020年11月底,投服中心实现A股持股全覆盖,共计行权2675场,累计行使包括建议权、质询权、表决权、查阅权、诉讼权、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等在内的股东权利3482次。通过调解投资者获赔金额近27亿。提起支持诉讼案件31起,股东诉讼1起。独立开发的投资者损失核定系统,共接受法院、监管部门等委托,损失核定总金额超110亿元。

  开展公益性投资者宣传和教育是投服中心的一项基本职责。今年举办的第三届《股东来了》投资者权益知识竞赛,注册答题人数162万、答题人次超2亿,均创历史新高,投资者权益知识得到大力普及,投资者参与感、成就感、获得感大幅提升。第三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在线年,证券日报和投服中心联合创办了“5·19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今年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线城联动的形式,继续举办宣传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证监会把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致辞时强调,要加快推动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完善投资者权利行使、保障和救济的制度机制,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文化。

  下一步,投服中心将深入贯彻证监会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这一宗旨,把各项投保工作落细落实。

  一是发挥持股行权作用,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聚焦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严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突出问题,研究开展股东的刑事案件举报或提起股东诉讼。审慎遴选合适标的,适时公开征集股东权利。重点关注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等“三高”重组中的评估行为,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丰富民事赔偿诉讼实践。夯实各项准备工作,选取典型重大、关注度高、示范性强的试点案件,适时提起特别代表人诉讼,推动投保机构代表人诉讼制度尽快通过典型个案落地,形成良好的市场示范和震慑效应。开展理论研究,探索股东代位诉讼,丰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司法实践。坚决贯彻“零容忍”与“追首恶”原则,将追究民事赔偿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发挥专业调解组织作用,有效化解资本市场纠纷。继续巩固资本市场纠纷调解主渠道地位,提升群体性纠纷处理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在线调解系统,为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促进资本市场纠纷实质化解。

  四是发挥教育宣传作用,提升投资者“三权”水平。联合证券日报继续举办“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持续提升活动品牌度,扩大活动影响力。创新方式方法,继续举办《股东来了》投资者权益知识竞赛和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提升投资者全面知权、积极行权、依水平。

  今年正式实施的新《证券法》突出强调投资者权益保护,构建了表决权征集、强制调解以及证券代表人诉讼等较为系统的投保制度,确立了投资者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投服中心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履行好新《证券法》赋予的职责,不断深化和创新投资者保护的方式方法,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给大家演讲的是我们在财政收入分配和公共服务领域都有大量研究,有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做演讲。

  刘尚希: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特别感谢证券日报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致辞,还有各位专家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资本市场这个话题,一直很热,而且经久不衰,到底怎么样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刚才各位专家都提出了高见。但是我在关注资本市场,把资本市场放到国家的发展当中来观察,放到全球来观察,放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来观察,那么这个资本市场到底怎么发展。

  我到这里来其实是学习,我在这里发言,我不是来分享我的见解,更多的是提出我的一些困惑和疑问。

  还有像金融一直倡导的是市场化,但是市场化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同时就看到市场化的进展也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金融应该是最市场化的,但是恰恰金融从整个体系来看,市场化的程度可能还不如商品市场,如果拿商品市场做一个对比,我觉得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但是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为什么迟迟不能达到商品市场的水平,是不是金融或者资本市场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要审慎推进它的市场化。

  还有我们一直强调法治化,从长远来看,法治化和行政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怎么来处理,我觉得这些问题也是需要去考量的。即将进入“十四五”,开启中国发展的新征程,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长期的视角来考虑,而不仅仅是从眼前去讨论,从技术的层面,从微观的层面,我觉得讨论这些问题,可能不一定有结论。

  思考这些问题,我想不能忽视两个趋势,这两个趋势会改变我们的金融生态,也会改变资本市场。哪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大家都知道,被称之为数字革命。有的认为数字化仅仅是工业革命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认为这么去理解数字化,可能有点低估了它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我认为数字化带来的这一场数字革命,应当放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去看待它。因为数字革命在不断颠覆工业化时代所构建的诸多不确定性,在不断的颠覆工业化时代构建的规则和秩序,也在颠覆工业化时代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像企业、金融,其实在数字化的条件下都发生了巨变。但是我们对这一认识,可能还是有进一步深化的。因为这种颠覆是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感觉难以适应,这一份颠覆来得如此之快,可能我们更多的看到是其中的风险,忽视了其中的创新。

  其实这种颠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总是有失败的,创新仅是伴随着风险,就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总是伴随着痛苦,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一些东西。那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呢?我觉得这个都是需要我们重新去认识的。这意味着这种变化需要我们传统的理论开博体育,传统的观念,甚至传统的思维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如果用传统的理论,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分析框架来看待数字革命所带来的颠覆,所带来的这种创新,所带来的这种新的构建,那么很可能把它视为异化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技术本身,不是快速的技术革命,而是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认识,能不能跟得上?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么去看待数字化对金融,对资本市场所带来的这种深刻的影响,这对市场主体,对投资者,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还有政府的监管部门,政策的制定者等,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觉得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现在恰恰进入了一个高速运行的社会,高速变化的一个时代。用一个学术一点的概念来讲,就是解构确定性的速度,远远高于构建确定性的速度,就是原有的规则、持续在不断的快速打通,而建立新的规则,新的持续速度要慢得多,那么这个时候各种不确定性,公共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数字化对金融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叫数字金融,或者叫金融数字化,金融的模式,金融的业态,包括融资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毫无疑问会引发出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的公共风险,我们怎么看待它,我觉得对中国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看待它的态度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这个趋势我觉得带给我们的不是简单的一个技术的创新。因为数字化它会颠覆我们的组织方式,不仅是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政府也会数字化,但现在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政府的数字化要慢于市场的数字化,我们在制定政策,在进行监管的时候,我们的数字化的水平,智能化的水平,数字进行的应用程度,可能跟市场相比,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我们在控制风险的能力和手段上,可能现在还跟不上,这一点要承认的。这个趋势怎么评价,对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它的深刻性、长远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第二个趋势是经济金融化,经济的金融化这种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对经济的金融化怎么看待,有的认为经济的金融化是要遏制的,有的人认为经济的金融化是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就像市场化一样,当然会有边界,但是要人为的遏制它,可能就会带来负面作用。但是,我国经济的金融化确实出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比如一方面金融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一个金融大国,但是在另一方面看,我们的金融又存在各种各样的抑制,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长期难以得到解决,这成了政府的心病,实际上也成了广大中小微市场主体的心病,毕竟在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工商个体户在市场主体中占95%以上。

  面对95%以上的这种融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很显然这是一个揪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金融业发展很快,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广大的市场主体,融资难和融资贵依然解决不了,这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资本市场是为哪一些市场主体服务,这是大家心里有数的。

  这两种趋势,一个是数字化,数字革命的这种趋势,再一个是金融化的趋势,金融化不仅仅是经济的金融化,而是财富在金融化,社会在金融化,甚至财政也在金融化。这个金融化可以说我们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结构化,这本身就表明财政也在金融化,就是一些财政的职能,可是由货币政策来担当行使的,当然这是一个更加广义的话题。

  金融化的这种趋势,这种现象,它背后催生的动力就是风险社会,我这里不展开说了。风险社会在一个风险的环境中,所有的财富,所有的资产,都要寻求一个安全的管理,那谁来提供,实际上就是金融。所以过去说金融是金融风险,金融就是融资,其实现在金融的功能,包括资本市场更多的所谓财富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因为现在在这种风险社会,财富不增值,可能就意味着贬值,这一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性,在定价、资产负债等很多问题上,都是以风险作为基准来考虑,以至于我们定价的机制,实体定价机制都发生了变化。

  这两大趋势所带来的这种颠覆性的影响,就意味着我们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要重新去定义什么是资本,什么是金融,什么是直接融资,什么是间接融资,金融脱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我们对市场本身的这种相互融资,过去我们认为的商业信用怎么去认识,怎么去看待,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去研究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一个风险的时代,是一个构建的时代,同时意味着也是一个重新定义的时代。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我觉得只有顺应这个大的时代的潮流,才能构建起中国的强大的资本市场,真正服务我们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院长的肺腑之言。讲完财政政策,我们来看看资本市场另外一方面在这几年,被持续呼吁的一件事情,是关于印发税方面的改革,他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今天带来的是科创板的一些建议,有请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贺强教授。

  首先我要感谢证券日报社,并不是感谢邀请我来参加,我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感谢证券日报社对中国资本市场这么多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资本市场风风雨雨,风雨兼程30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甚至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市场建立之初,上海老八股,深圳老五股,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在建立之初,就这么少的股票在上海,还有四支股票,每支股票的总股本才50万股,北京老百姓卖一套两居室,就把它通吃了。

  那么当时91年两个市场一年的成交量才43.67亿,我查了一下,到本月二号,现在市场还不是特别火爆的时候,我们今年以来的成交量已经达到了112.9万亿,成交量翻了很多倍。以前形容市场,一个字“小”,30年后的形容,一个字“快”。

  今天我要讲的命题作文,证券日报社给我提供了八个题目,我选的一个题目,这几天研讨会很多,讲的宏观东西太多,我选了一个具体的,就是加快科创板制度创新。

  科创板在资本市场当中的地位很特殊,很重要,它是推动我们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的非常重要的推手,不可小视。中国资本市场助力高科技创新发展的情况,我只简要说两句,最早中国股市建立之初,没有高科技的概念,有一些高科技公司也作为一般公司,就在两家市场上市了。90年代末,我们重视了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在99年修改了公司法,给高科技企业开绿灯,当时准备要推出二板市场,呼之欲出了,可惜没有推出来。后来我们推出了创业板,中小高成长的和高科技企业两类公司可以在创业板上市,一转眼11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后来新三板又推出了一个创新层,再往后就是2018年习主席在进博会上公开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推出了。

  下面我想讲四个方面科创板的继续创新,科创板的推出本身很多都是创新,我觉得应该继续创新。一个是科创板市场定位的创新,关于支持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我们现在有好几个板块,深圳的创业板,新三板的创新层,包括现在的科创板,这几个板块在市场中如何定位,我觉得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它们之间不应该是争市场,抢公司,抢资源的竞争关系,他们应该和而不同,应该共赢。所以我讲的是市场定位要创新。

  另外,关于科创板交易制度的创新,那么交易制度创新,我写了很多方面,今天我就想强调一方面,就是科创板率先在国内实现T+0交易,我在2008年在全国政协就递交了一个提案,关于单边征收印花税的提案,这个提案半年之间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买时不征,卖时征。2010年和2011年又给国务院办公厅连续递交了两个提案,就是关于现在新三板。我在全国政协三届,到现在12年了,我统计了一下,一共写了92个提案,46个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提案。

  我以前的采纳率和通过率是比较高的,唯独T+0这个建议一直还没有采纳,我连续九年,写了九个关于T+0的提案。1992年到1995年以前,这个阶段我们是实行过T+0的,我本人也做过T+0交易的,我知道T+0的好处。

  总体来讲,科创板、高科技板块风险很高,注册制风险也很高,随时可能退市。所有风险大的市场都应该进行T+0交易,比如说国内外所有期货市场,为什么是T+0交易,因为它可以及时止损。我再加一句,就是目前我们的去杠杆,T+0交易可以在不增加杠杆的情况下,增加股市的交易资金。

  另外科创板我认为要继续进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创新,对科创板而言,信息披露制度就是它的生命线,所以我提了三个建议,要针对科创板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特点,专门建了一个属于科创板自己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另外关于科创板退市制度的创新。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退市难,主要原因是什么?因为以前是上市难,上市都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严格的审批,所以上市的公司和投资人政府把关的公司都是好公司,买了套牢了,最后摘牌了,责任归谁,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所以退市很难。如果退市制度步建立起来,不完善,或者没有效,市场就不能吐故纳新,市场垃圾股很多,那么这个市场是没有希望的,所以退市制度很重要。我的意见,科创板应该根据自己市场的不同,进行退市制度创新,我也提了几条意见,比如说科创板有一种亏损的公司可以上市,我就想,亏损的公司可以上市,因为你的概念好,也可能预期的成长性不错,你是高科技,但是你在市场里连续亏损几年,或者条件出现了变化,亏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应该退市呢?我觉得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中国的退市制度并不应该一退市,投资者血本无归,而那些实际控制人赚足了钱,卷包走了,不应该是这么一种制度,我认为退市制度应该对实际控制人,包括私募,包括中介,由于他们的失误或者把关不严造成的退市,他们应当承担连带的退市责任。我觉得这一条很重要。

  讲最后一点,关于科创板重罚制度的创新,科创板风险很大,发行上市的股价很高,发行上市可能利润很高,能赚很多钱,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免不了有人造假。只靠监管者把关,很累的,也不一定把得住。所以必须要有重罚制度与其配合。重罚制度是什么样的一个制度呢呢?像过去上市公司违法了,顶额罚款60万,现在新修改的证券法虽然提到了2000万,但是想一想一个违法,一个信息披露造假,可能从市场里捞到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两千万和六十万对他的罚款有用吗?重罚制度应该是什么制度?一旦你违法犯罪,我就要罚着你倾家荡产,罚你进监狱。

  另外还有一点要明确重罚制度罚的是谁,罚的是上市公司,还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还是实际控制人?往往上市公司出现违法的行为了,处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法行为使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遭到了损害,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中小投资者的,自己受到的损害罚自己,这个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所以必须要明确到底处罚的是谁。所以重罚制度配合,注册制和科创板,才能健康,才能越走越好。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这位嘉宾,在资本市场行业说这个人特别勤奋,一边做企业,一边搞研究,还一边写书,集理论和实践于大成,他就是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有请。

  滕泰: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中国经济创造新需求。首先我们站在这里想一想去年的此时,中国的最高决策部门和学。

Copyright © 2012-2024 博鱼官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